新聞中心
News Center曬黑是皮膚細胞對太陽光的傷害所做的天然的防護。一項新的研究顯示,曬黑也跟抗癌蛋白質p53有很密切的關系。
當皮膚受到紫外光(ultraviolet light; uv light)照射時,稱為角朊細胞(kerotinocyte)的皮膚細胞會開始分泌黑細胞促素(melanocyte-stimulating hormone; msh),然后黑細胞促素會與稱為黑色素細胞(melanocyte)的皮膚色素生成細胞(pigment-producing skin cell)結合。接著就開始連串的反應,造成黑色素(melanin)的形成,于是就產生了古銅色的肌膚了。
在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 boston, massachusetts的小兒腫瘤科醫(yī)師david fisher對于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黑細胞促素的含量增加感到非常好奇。由于黑細胞促素是源自于一種稱為前-腦啡-黑細胞促素-皮促素(pro-opiomelanocortin; pomc)的基因,因此fisher及他的博士后研究助理rutao cui和其它同僚*的搜查了體內的前-腦啡-黑細胞促素-皮促素的序列,希望能找到控制基因活性的調節(jié)器會附著在什么地方。zui后,他們在人及老鼠基因的上找到了這些地方就是p53蛋白質會結合區(qū)域。另外他們也發(fā)現(xiàn),人為地增加細胞中p53的含量可以促進前-腦啡-黑細胞促素-皮促素的分泌,因此支持了是p53活化了前-腦啡-黑細胞促素-皮促素的想法。而且當他們將缺乏p53的老鼠暴露在紫外光下,老鼠的耳朵及尾巴(也就是身體中含有黑色素細胞的部分)就不會被曬黑。相反的,一般正常的老鼠這些部位都會被曬黑,可見若要曬黑p53是必要的。這項工作發(fā)表在2007年三月九日出版的cell上。
在其它的實驗中,研究人員將人的皮膚暴露在紫外光下并量測p53、黑細胞促素及一種可以開啟黑色素細胞里的染色基因的下游蛋白質mitf的含量。他們在一個小時內看見了p53,接著在第三個小時看到了黑細胞促素,之后在第六個小時mitf也出現(xiàn)了。這個結果證實了p53是觸發(fā)曬黑機制的zui初觸發(fā)者。fisher說,p53本身的含量隨著紫外光的增加而增加,因為輻射線會使dna受損,因而使p53更為穩(wěn)定且在細胞內的生命期增長。
另外,在開啟前-腦啡-黑細胞促素-皮促素的同時,p53也巧合的促進了beta-腦內啡(beta-endorphin)勝肽的產生,這是一種大腦內的天然麻醉劑及另一種前-腦啡-黑細胞促素-皮促素的產物。fisher正在研究這種勝肽是否像一般的麻醉劑,使紫外光灼傷所造成的疼痛變遲鈍了。當然另一個更天馬行空的想法是:是否是因為它在腦內的作用,而造成了許多人追逐陽光的行為。
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皮膚科學者barbara gilchrest說,此項工作正好*科學家對曬黑機制的了解的空缺,并且將p53的角色延伸到dna的守護者。也就是p53不僅修復了你所受到的傷害,而且還透過讓你變黑來對抗你將來可能會受到的傷害。